如何应对特级资质信息化新标准

发布时间:2010/9/7 14:14:00

 

    对施工企业来讲,有资质才能承担工程项目,获得收入,而有高级的资质才能承担技术含量高的工程项目,获得更好的收入,因此资质意味着生存的资本。前不久,建设部发布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新标准,首次对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的信息化提出明确要求,并且作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把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化提高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我国共有特级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260多个,虽然近年来这些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据估计,已经达到新标准信息化要求的不多。建设部规定,对现有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有两年多的过渡期(至2010年3月13日),若在过渡期内仍然不能达到标准,将面临资质被降级。因此,大部分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面临在两年多的过渡期内如何在信息化方面达标的问题。同时,必然地,关于其他资质等级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标准也将出台。本文将主要针对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的信息化相对于标准的差距、达标思路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阐述,对于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有直接的帮助,对于其他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也有借鉴作用。
  目前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化相对于标准的差距
  建设部特级资质中关于信息化的标准共分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项目管理、工程设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引导性指标等6个方面,共分为24个考核点。从信息化的要素方面来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信息化基础设施及保障的侧面、信息系统功能的侧面以及信息系统应用的侧面。下面我们分别从这3个侧面分析目前的特级资质企业距离标准存在的差距及其解决方法。
  1. 信息化基础设施及保障的侧面
  在该侧面上标准的考核点主要有:硬件设施、网络环境、安全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对外门户网站等。目前,不少特级资质企业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即使不具备,这些考核点基本上可以通过投入来解决。例如,企业通过投入资金,很容易买来硬件设施、网络环境、安全保障等。
  2. 信息系统功能的侧面
  在该侧面上标准的考核点主要有:招投标、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竣工管理、风险管理、设备管理等。同时要求,项目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集成。应该说,这基本涉及了施工企业及其项目管理的各个主要方面。这就要求企业全面铺开实施信息化,而关于数据集成的要求更是加大了实施的难度,因为没有一家软件厂商可以提供这么全面的功能,必须通过集成不同软件厂商的系统才能实现。这使得实施信息化不能一蹴而就。3. 信息系统应用的侧面
  在该侧面上要求的特点为,规定了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时间。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正式使用1年以上,涉及项目的各主要管理系统要求在项目的使用率达到50%以上。内行的人知道,达到50%的项目应用普及率实际上很不容易。一般而言,在一个大型施工企业中,即使应用成熟的系统,也需要1年的时间。这意味着,2年多的过渡期实际上非常短,企业只有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努力争取,才有可能完成。
  达标的几点思路
  为实现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化达标,同时为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必须有正确的思路。以下是笔者对此的一些管见。
  1. 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
  实施信息化涉及数千万元的投入、公司的绝大多数员工、各个主要管理环节,对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件大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对于这样的大事,企业去做时不能只达到一个目的——符合资质标准。应该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把它看成是构建企业的神经中枢。作为一个健全的企业,离不开健全的神经中枢,信息系统就是现代企业的神经中枢。现代企业需要通过信息系统及时了解每个神经末梢的情况,综合判断作出管理决策。在现代经济中,竞争成败的规律已经变为“快鱼吃慢鱼”,而不是“大鱼吃小鱼”。企业要想成为“快鱼”,必须拥有自己的强有力的信息系统。
  2. 把握机遇,整体上新台阶
  应该看到,实施信息化是改进企业管理的大好时机。因为要想有效地实施信息化,必须进行企业流程再造或优化。相应地,企业可以利用这个时机来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变革,使企业管理变得更加有效,结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使企业管理整体上一个新台阶。
  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一句古话“后来者居上”。这句话适用于施工企业信息化,但不是无条件的。其条件就是,后来的实施者必须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并以此为戒加以实施。
  总的来看,国内可供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学习的范例很少。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笔者等写的《施工企业信息化成功秘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可资借鉴。另外,国外大企业的经验教训也值得借鉴。笔者前不久到日本访问,调研过几家大的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的状况,感到他们比我们至少超前10年。他们将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当作必要的支出,就像支付水费、电费一样。以大成建设公司为例,2000年即实现了信息系统对各业务管理环节的覆盖,并实现了信息系统的集成。多年来,大成公司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包括购买设备、外包软件开发、内部人力资源费用)达营业额的0.8%,直至最近两年才有所减少。而且,最近两年的减少也来之不易,是他们通过利用新技术,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再构筑,减少系统维护费用才实现的。 施工企业信息化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笔者认为,一般地,作为施工企业的领导,目前若想推动企业信息化,亟待抓住如下4个关键问题:
  1. 地位问题
  在现代企业中,信息化实际上起一种支撑地位,就是现代工业需要水和电作为基础设施一样。应该明确这一点。不要简单地去要求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带来多大的产出。信息化是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但不能简单地进行评价,必须将其作为一种支撑平台来评价。
  2. 投入问题
  信息化是需要投入的,不仅需要投在硬件上、软件上,也需要投在相关人力资源上。根据日本企业的经验,投入的关键在于,一是要有一定的比例,另一是要常态化。根据日本经济省的统计,日本2005年建筑业信息化投入占营业总收入的0.6%,而一些骨干企业几乎都高于这个比例。另外,在日本,一般施工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常态化已完全不是问题。
  3. 组织及队伍问题
  信息化需要有专门的组织,并有一支专门的队伍。一般地,在企业决策层必须有分管信息化的成员,企业必须有信息化职能部门。另外,不仅要有信息化的管理人员、开发人员,也要有信息化的应用人员。其中,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信息化需要有人组织实施。信息化开发人员只所以必要,是因为,信息化不可能完全靠买外部的产品来实现,有时必须自己组织进行开发,才能取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信息化的应用人员只所以必要,是因为推行信息化实际上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其中有客观的阻力,也有应用人员主观的阻力,需要有专门人员去开展工作,同时,这些人员也可以从应用第一线将问题带回开发工作中,使得信息系统能够及时适应应用第一线的需求。
  4. 信息系统问题
  信息系统是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核心。获得了合适的信息系统,施工企业信息化就成功了一半。对于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来讲,因为只有1年的时间来准备系统,采用自主开发信息系统的方法几乎是行不同的。只能去选择现有的系统。实际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系统又很少。所以要想选好有很大的难度。一般来讲,要尽可能去选择那些成功案例较多、售后服务有保障的系统。
  对于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面向新资质标准,施工企业信息化工作具有形势紧迫、牵扯面大、难度大的特点,这就要求施工企业领导能够把握大局,抓住关键,化被动为主动,使企业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对于其他资质等级的企业,可以借鉴特级资质企业的经验和教训,未雨绸缪,及早启动信息化工作的车轮。


                                                                             2009-2-20